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价格监测中心

旅游市场艰难复苏 游客消费支出下降
2021-09-18  

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内旅游消费市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深刻改变了人们出行和消费方式。为深入了解今年以来旅游消费市场复苏情况,掌握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进而推动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转型发展。我中心近期在北京、福建、海南等10主要旅游目的地开展了旅游消费市场线上调查,共收回问卷1850。总的来看,疫情反复市场信打击较大旅游消费持续下降,旅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市场恢复常态仍需时日。

一、旅游消费调查总体情况

(一)旅游消费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城镇家庭消费都包含旅游支出,其中,有四成多的家庭疫情前旅游支出占年收入比例超过10%,共29.23%的家庭旅游消费占收入比例为10%-20%,约12%家庭旅游支出占收入比例超过20%

(二)旅游支出下降,高收入人群下降更明显

与疫情前相比,68.4%的家庭旅游支出下降超过10%,有42.09%的家庭旅游支出降幅在10-20%之间。从不同收入分组看,家庭年收入30-50万和50万以上的中高收入家庭旅游支出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大,两组分别有40%34.62%的家庭旅游消费支出下降超过30%。旅游出行次数也有下降,八成以上家庭减少旅游出行,其中52.73%家庭减少1-2次。分收入看,50万以上家庭中旅游次数减少3-4次的占63.46%

  (三)出行意愿不强,高收入人群意愿相对较高

目前情况下,42.9%的家庭无出游意愿,有强烈意愿的仅为19.94%,不到二成。但从不同收入人群分类看,收入与出行意愿成正比,收入越高,出行意愿越强烈,其中50万以上家庭中有42.31%出游意愿强烈。

二、今年以来旅游消费市场特点

(一)旅游市场艰难恢复,国内、省内及周边游居高

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18.7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00.8%,恢复到2019年同期六成多。五一假期,出游2.3亿人次,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同期水平。从各地调查情况看,浙江省旅行社1-6月接待国内游客706.3万人次,同比增长242.5%,恢复至2019年的86.4%本省游客占比57.16%,省外占比42.84%。乌鲁木齐市1-7月累计接待游客4918.74万人次,疆内游客占比90%。此外,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各地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使红色旅游成为市场新亮点。其中嘉兴南湖景区湖心岛1-6月接待游客65.89万人次,同比增长753.50%,比2019年增长29.67%5月份接待上岛游客21.21万人次,创单月历史新高。

(二)酒店住宿消费恢复较快

1-6月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逐步提升,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星级酒店客房出租率均达到50%以上,恢复至2019年的90%左右。酒店住宿消费恢复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各地相继出台住有补贴游有折扣等相关惠民政策;三是国内经济保持平稳中高速增长,领域商务活动增多。据相关旅游企业数据1-6月该企业在上海市商务旅游业务收入较2019年增长6%,是所有类别业务中恢复速度最快的板块。

(三)暑假旅游市场前热后冷

清明节和五一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市场普遍看好暑期旅游市场。据旅游企业反映,今年暑期产品于5月中旬开始预定,较往年提早半个月,部分热门景点、酒店更是早早预定一空7月上旬和中旬的旅游市场表现也基本符合社会各方预期。7月下旬,国内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全国多地收紧防控措施,市民外出热情骤冷,旅游市场断崖式下跌。据某旅游平台数据,7月下旬至8月中旬,该企业旅游、酒店、机票等核心业务累计退订订单435.9万单,涉及交易金额约90亿元,预计损失6.64亿元。

  三、旅游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叠加局部疫情反复,影响旅游消费市场复苏进程

去年疫情以来,居民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尤其是从事线下服务业的中低收入群体。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旅游休闲这类可选消费形成挤压降低消费意愿。同时,局部疫情反复,使人口流动放缓、消费向线上转移,抑制了与旅游消费密切相关的住宿、餐饮、零售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支出。据杭州城市大脑文旅系统大数据显示,50家高星级酒店和35家高端品牌零售店,前7月刷卡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15.27%19.66%,较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全球旅游业恢复至2019年水平约需24年。即使在国内疫情防控远好于国外的情况下,受近期疫情反复影响,对下半年乃至到明年寒假的旅游市场,普遍持悲观态度。调查中,各方普遍认为疫情稳定和旅游市场恢复之间存在3-6个月的时滞,按照目前最乐观的预计,旅游市场的有效恢复有可能出现在明年寒假前后,甚至继续延后至明年二季度。

(二)旅游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旅游产业是受新冠疫情击最严重的领域,短期看整个行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多数旅游产品提供方普遍具有企业规模小、前期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利润率低等特点,也是劳动密集型领域,承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一年半多的持续疫情冲击,已经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停摆、破产。即使头部企业也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尤其主营出入境业务的国际旅行社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三)旅游项目开发缺乏创意

近几年兴起的乡村旅游开发,在功能布局、线路设计、产品结构、内涵挖掘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多数以遇河建漂流,遇田搞采摘,村口一片花海等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上下游产业之间不能同发展。此外,旅游景区各种纪念品和土特产琳琅满目,蕴含地方特色并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纪念品不多制作工艺简单,纪念性不强,难以吸引游客。

(四)节假日旅游出行成本高满意度低

调查中对旅游的相关服务和价格意见,主要集中于住宿、交通和餐饮服务等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游客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的是交通,其次是住宿和餐饮,再次为景区门票、购物和娱乐项目。从反馈意见看,住宿意见最大,八成受防者认为住宿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58.4%54.2%反映交通出行价格涨幅过高和网络平台大数据杀熟问题。有九成受访者认为节假日住宿费上浮比例在20%以内可以接受,与当前实际价格涨幅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各大租车平台在假日期间,绝大部分车型每日租赁价格上涨100元至200元,热门车型每日租赁价格甚至上涨近一倍。同时,假日期间景区还存在停车难如厕难交通堵、游客中心和游客休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有的景区受条件限制,不能按照假日最高峰时段配套所有公共服务,服务不到位和游客体验感不足,满意度低

四、政策建议

(一)实施精准防控,积极应对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冲击,加大对旅游企业帮扶力度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国疫苗接种超过21亿剂次,覆盖人群超过10亿人口。因此,应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人民就业等因素,科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实施精准管控。6月份,国家文旅部出台《关于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支持旅行社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设立旅行社转型升级资金、建立和完善旅行社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进一步用好各类普惠性纾困政策等多项举措。各地抓好政策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等部门加大对旅游企业支持力度,帮助旅游企业度过难关,为疫情后旅游市场良性发展积蓄力量。

(二)加强和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旅游数据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是健全和完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按服务功能划分不同区域,有条件的景区建立母婴室和亲子卫生间。二是根据景区承载量合理规划卫生间,解决如厕难问题。三是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旅游产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满足行业主管部门、涉旅企业、消费者的智慧旅游需求,稳步推进国内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四是切实解决高铁、高速公路与景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网络布局问题,加快延伸乡村客运公交、旅游巴士、旅游直通车等旅游专线建设和运行。五是加强人才储备和人才培训,破解旅游旺季导游、讲解员缺口较大的问题,提升假日旅游服务能力。六是提高服务意识,建设好旅游零售免税区”激发高收入群体在国内旅游消费中的潜力。

(三)加强旅游消费预警监测机制,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一是健全旅游消费价格预警监测机制,重点监测假日旅游服务及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对可能由假日经济引起市场供需不平衡,旅游消费价格异常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二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自觉做到诚信经营,合理定价,明码实价。不履行价格承诺、虚构原价、线上线下价格不一致等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好旅游旺季、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旅游景区舆情分析处置工作。四是畅通群众监渠道,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完善群众旅游市场监督举报制度,保证群众投诉、监渠道畅通,依法调节处置旅游纠纷。对群众举报、咨询的旅游案件,做到耐心解答、快速查处、及时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 [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