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价格监测中心

预计三季度生猪养殖业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6月江苏生猪市场快速调查报告
2023-06-21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为准确了解生猪生产情况更好研判后期价格走势,引导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江苏省价格监测中心以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对12个设区市62家生猪养殖场(户)开展了生猪市场调查,其中:存栏规模1000以下29家;1000-5000头的19家;5000-10000头的4家;10000头以上的10家,其中铜山牧原大于40万头从调查情况看,20231-5月养殖场生猪出栏增加,猪肉进口量增加,导致猪肉供应增加今年以来猪价低迷的主因。当前全省生猪产能充裕,能繁母猪存栏持续高于正常保有量,养殖场短期内将保持较高出栏积极性,判断近期猪价将低位震荡,随着能繁母猪存栏数合理回调、进口猪肉量减少、消费需求转好,预计下半年行情整体好于上半年,三季度猪价可能有所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高。

    一、跟踪监测情况

    根据《江苏省价格监测制度》,江苏省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生猪饲料价格建立了长期跟踪监测制度,从监测数据看:

    (一)生猪出场价格持续低迷。生猪出场价格去年1020日达到当年高位1405/50公斤(下同),之后持续下跌,今年以来一直在842元至717元区间震荡。5均价732元,比1月下降7.8%614日,均价719元,比年初下降14.6%,同比下降11.9%

 

    (二)猪肉零售价格持续下行。精瘦肉零售价格去年1027日达到当年高位23.82/500克(下同)后持续下跌。5月均价15.06元,比1月下降22.3%614日均价14.80元,比年初下降26.9%,同比下降8.5%

 

    (三)生猪出栏存栏同比均增长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数据,季度,全省出栏生猪615.3万头,比上年四季度增长2.7%同比增长2.3%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1386.6万头,比上年四季度末减少4.6%,同比增长4.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31.1万头,比上年四季度末减少0.3%,同比增长3.3%,比全省正常保有量120万头高9.3%

 

    (四)饲料价格较年初有所下降今年以来,豆粕价格受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及国内需求减弱影响连续4个月下跌,5月略有反弹。玉米、麦麸价格12月份高位运行,3月以来整体呈现下行走势。614日,玉米豆粕麦麸每公斤购进均价为2.944.14元、2.41分别比年初下降2.6%17.0%5.9%

 

    (五)生猪养殖盈亏情况。今年以来,饲料价格下跌,但跌幅小于生猪价格跌幅,猪粮比价持续下降,养殖业亏损程度有所加剧。全省猪粮比价连续12周处于过度下跌预警区间,613日,猪粮比价为4.621据全省规模生猪成本调查数据,5月份规模养殖头均亏损105.44元,亏损额比上月减少16.17元,同比增加103.60元。

    二、本次调查情况

    调查的62家养殖场20231-5生猪出栏量同比大幅增加5月末存栏量、养殖头均亏损同比增加,预计三季度猪价将呈回升态势,养殖亏损将会减少,今年生猪价格将呈现前低后高,最高价将出现在四季度。具体如下:

    (一)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速减缓。20231-5月生猪出栏71.0万头,同比增长22.2%,预计二季度出栏34.7万头,同比增长12.3%;三季度出栏37.4万头,同比增长12.0%

    (二)三季度末存栏同比增幅仍然较大。5月末生猪存栏101.8万头,同比增长17.0%,预计二季度末生猪存栏99.7万头,同比增长29.8%;三季度末生猪存栏99.7万头,同比增长20.6%

       (三)养殖亏损将有所减轻。5月末生猪平均出栏头重为125公斤,头均养殖成本为2067元,头均亏损236.9元,比年初增加204元,同比增加288元(上年同期为正数),预计三季度头均亏损85.3元。其中,饲料头均养殖成本为1322元,比年初下降2.9%,同比下降2.4%

       (四)三季度猪价将有所提高。季度生猪出场价最高点的预期值为860元,最低点的预期值为736元,平均预期值为797元。

       (五)对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看涨预期。62家养殖场预测今年最高价平均值为894元,其中预测值最低的为840元有1家、预测值最高的为1200元有2家,46家的预测值集中在850元至950元。有60家认为今年生猪价格最高点会出现在下半年,其中认为最高点会出现在四季度的有52家。

    三、原因分析

    综合生猪生产供应和需求,养殖结构和成本波动,分析原因是:20231-5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积极出栏生猪,屠宰企业维持高开工率,猪肉进口大幅增长,使得生猪猪肉供应增加,加之消费需求不旺,导致价格低迷。

    一是生猪出栏与猪肉进口双增,市场供应充足。能繁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目前生猪出栏量由10个月之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2022年二、三季度能繁母猪一直处于增加的态势,叠加母猪性能优化,淘汰落后母猪产能,20231-5月生猪产能维持较高水平,生猪供应充足。屠宰企业维持高开工率,生猪屠宰量大幅增加,猪肉进口量也大幅增长,猪肉供应充足。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1-4月,农业农村部定点生猪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为10689万头,同比增长9.7%;全国猪肉进口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1-4月,全国猪肉进口67万吨,同比增长19.9%

    二是头部猪企市场话语权增大,助推价格波动。从养殖结构看,头部猪企规模持续增加,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大,头部猪企出栏规模增加会迅速反映到市场价格上。据上市公司公开销售数据整理,4家头部上市猪企(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2022年销售10217万头,比20217838万头)增长30.35%,比2017年(3200万头)增长219.28%,占2022年全国总出栏量(69995万头)的14.6%2021年全国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231-5月,4家猪企销售生猪4546.9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6.2%,助推生猪价格下降。

    三是市场消费疲软,猪肉终端消费需求不旺。从猪肉消费需求来看,春节后猪肉消费市场清淡,加上“五一”过后天气逐步湿热,猪肉市场需求较为疲软。部分屠宰企业反映,近期淡季效应仍然较为明显,白条走货不畅。供应充足,需求偏弱,生猪价格承压。

       四是大型猪企布局一体化产业链,防范价格波动风险。近年来,多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和生鲜猪肉销售、猪肉食品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以减轻生猪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20231-4月,牧原生猪屠宰量达350多万头,全年预计屠宰1000-1500万头。随着生猪养殖企业一体化产业链的完善,对养殖端亏损的容忍度增强,对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提供一定支撑。

    四、后期预测

    综合考虑全省生猪生产、消费需求和调查情况,判断近期猪价仍将低位震荡。预计下半年行情整体好于上半年,三季度猪价可能会有所上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高,今年生猪价格最高点将出现在四季度。

    抑制价格上涨因素:一是生猪和能繁母猪产能总体充足。一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高于上年同期,能繁母猪存栏高于全省正常保有量120万头)二是冻品肉出库冲击。部分肉食销售企业反映,截至5月下旬,冻品库存有所上升,后期冻品肉出库可能对猪肉市场有所冲击。三是夏季高温天气抑制猪肉消费。进入夏季,气温逐步升高,终端猪肉需求将有所减少。

    支撑价格上涨因素:一是生猪去产能有序开展。在长时间亏损后,规模养殖企业扩张势头放缓,下调全年出栏计划;全省能繁母猪存栏数合理回调,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有所减少。二是期货市场价格高于现货市场。从生猪期货市场行情来看,资本市场看涨后期价格。69日,大商所9月份交割的生猪期货合约收盘价为每吨15905元(795/50公斤),比全省生猪出场均价高71元(9.8%);大商所11月份交割的生猪期货合约收盘价为每吨16970元(849/50公斤),比全省生猪出场均价高125元(17.3%)。三是下半年消费或能好转。下半年,在中秋备货、气温下降、学校开学、腌腊季等因素带动下,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四是人民币汇率贬值,猪肉进口量将减少。519日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71以上高位,进口猪肉价格远高于国内猪肉价格,猪肉进口量将大幅下降。

    五、存在问题

    一是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苗尚未问世,感染、传染风险仍然存在。中小养殖户疫情防控难度大成本高;病猪非法调运现象依然存在,外来疾病防控难度大。

    二是养殖企业土地征用困难。在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养殖用地申请报批趋向严格,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未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流转机制,导致土地流转期限短,地块分散、价格波动大。同时,由于养殖用地对土地影响较大,农户意愿不高,租金要高于市场正常价格。

    三是生猪养殖人工、防疫、环保成本不断提高。近年来养殖人工成本不断上涨;随着养殖场对进出“人员、车辆、物资”消杀力度加大,防疫成本也越来越高。加之生猪粪污环保治理要求高,导致养殖成本逐年增加。

    六、相关建议

    一是加强生猪产能调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指导养殖主体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适时出栏、合理补栏,努力稳预期、稳产能、保供给。

    二是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顺畅养殖企业用地需求。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简化规范养殖企业用地审批流程,指导农户便捷进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交易,为养殖企业发展扩产、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用地环境。

    三是集中开展疫病防控和粪污治理工作,减轻养殖企业负担。定期集中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因地制宜实施规范化粪污治理,或者适度提高规范化疫病防控、粪污治理补贴标准,为养殖企业在疫病防控、粪污治理方面减负。

    四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构建科学良种繁育体系。建立新型保种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猪品种资源。坚持在育种上长期积累和投入,开发多样化的种源,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借鉴国际先进的育种技术,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构建更加科学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 [字体:    ]